與韓國學界之交流
韓國人的強悍眾所皆知,在我們的國球”棒球”運動競技上,屢屢強碰強的畫面,總讓全民熱血賁張!這幾年來,在半導體和電子產業領域,台灣和韓國(特別是三星電子)也是各擅勝場,不斷較勁,韓國強在產品整合,台灣勝在專精分工。在我熟悉的IC設計領域,台灣在邏輯電路設計大幅領先,韓國則在記憶體設計獨霸全球。南韓的人口、土地分別大約是台灣的兩倍和三倍,但台灣善於整合留美菁英,所以兩個國家於七零年代後期幾乎同步投入半導體後,這四十年來,就這麼的並肩奮戰,互不相讓纏鬥至今,有人說: 「你的進步和成熟是在敵人的較量中逐步積累的」,那麼說起來韓國的競爭也是台灣進步的驅動力量之一!
週二(11/4)中午完成NTU_UIUC兩天精彩豐富的論壇後,匆忙趕往松山機場,跳上往韓國的飛機,為的是趕赴韓國一年一度的 ISOCC 研討會。ISOCC 全名為晶片系統設計國際研討會,是韓國產學界為強化韓國未來在晶片系統(SOC)的競爭力而凝聚全國相關師生專家共同參加之研討會。SOC這個名詞對一般人而言也許太專業,大家可以想成SOC就相當於是智慧手機的心臟(或頭腦),可想而知SOC的重要性!今年的會議主席早在去年就邀請我擔任今年的大會 Keynote Speech,所以,再怎麼忙也不能失約!
我特別情商台大同事呂學士教授和何奕倫醫師幫忙,整理了一份精彩的講稿:面對未來---個人醫療物聯網的機會。從醫療數位化、個人化的需求談起,並以台大在遠距醫療的重大成就作為佐證,以及未來發展之典範。進一步以一些台灣學界(特別是台大團隊)這些年領先全球的研究成果,說明台灣在醫療應用的物聯網領域技術發展概況。說起來,有一點點想要宣揚國威的味道,當然,也要國內研究同仁大家繼續維持領先,並鼓勵擁有技術的同學們勇於創業,好好掌握一些前瞻技術,台灣永遠可以走出富強康健的大路!